2013年组织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党委九届十二次全委会部署,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干部、人才、党建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学校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努力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有效性
1、集中开展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培训。举办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利用专题网站等信息化平台,开展全员培训。落实好每个基层党支部认真过好学习十八大精神专题组织生活的要求。组织全校师生党员原原本本学习十八大文件,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深入思考,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2、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上级部署要求,深入调查研究,提早思考谋划活动实施方案,找准活动切入点,认真抓好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以“深化内涵、提升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增强党员纯洁性和先进性,着力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做到干部转作风、党员受教育、发展上水平。
3、深化“三大引领”行动。抓好党员承诺践诺、支部晋位升级等文件的落实,积极推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创建工作。持之以恒的开展“引领教书育人、引领科技创新、引领管理服务”三大引领行动。继续开展“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工程”、“支部书记培育工程”、“党建强基工程”和“主题组织生活”、高层次人才发展入党“凝聚汇聚活动”等“三工程两活动”,实现常态化、长效化。搭建“支部活动资助和评选、党建特色项目申报和展示、党建课题研究和实践”等平台,完善基层党建工作队伍激励机制,鼓励基层党建创新。
4.推进基层党组织及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以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为目标,完善党建领导责任制等相关制度,加强对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的考核力度,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管理的水平。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选优训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5.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按照“正常化、受欢迎、有实效”和“有主题、有讨论、有共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加强对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党员的教育和处置,确保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6.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以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党员队伍为目标,抓实各环节基础工作,着力提高新党员的政治素质。进一步做好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构建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继续加大在高层人才、青年人才等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加强专兼职组织员队伍建设,探索并建立高层次人才入党追踪培养考察机制。
7.切实推进和扩大党内民主。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持续推进党务公开,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有序推进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选举制度,推进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完善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等制度。
8.扎实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员党组织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维护,落实专人负责,把握关键节点,切实抓好信息实时维护工作。下半年创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年底开展优秀组织生活案例网上评选活动。
二、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9、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作风、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对领导班子的综合分析研判,把握思想脉搏,研究并落实改进思想政治建设的措施。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规范民主科学决策的议事规则和程序。建立健全弘扬优良作风的机制,把作风要求贯穿落实到领导班子建设的各个方面。
10、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水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完善竞争性选拔工作机制,加强不同类型干部的竞争性选拔制度研究,进一步提升公开选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选任工作质量,广泛听取意见,努力使干部工作的过程和结果都得到干部群众的认可。
11、有序推进院系行政班子和机关部处换届工作。完善并落实《上海交通大学院系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办法》,制定2013年度院系行政班子换届计划,完善换届工作程序,按计划有序推进院系班子换届工作,逐步将换届工作规范化正常化作为推进院系行政班子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进一步优化管理架构和班子结构,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按照校部机关设置调整改革方案的整体部署,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并落实机关部处换届工作方案。
12、加大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分析和梳理新一轮后备干部选拔和推荐情况,建立和完善后备干部数据库,制定近中长期的培养使用计划,尤其要加强对不同类型的后备干部进行有针对性地、个性化的培养和锻炼;加大选送干部教师赴各级党校学习的力度,同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年轻干部,大力拓展挂职和轮岗的空间,积极创新工作方式,继续做好校内外各类挂职项目;对于各方面条件成熟、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要及时选拔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13、进一步严格和规范干部管理工作。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以主要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干部为重点,从严选拔、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完善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做好干部任前公示、新提任干部征询纪委意见、岗前廉政谈话、离任干部审计、个人有关事项申报等工作。以作风和绩效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做好领导班子和成员的年度考核工作。
三、进一步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能力
14、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理论提升、开阔视野、实践锻炼、明责思为”为重点,办好第10期、第11期中青年干部和骨干教师(教授)培训班。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举办第4期“支部书记培育工程”支部书记培训班。围绕学校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目标,以胸怀、视野、能力、水平为要求,举办第5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海外研修班和第6期院长书记暑期研修班。以先进性、纯洁性为主线,办好第13期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积极拓展干部培训联盟,与人力资源处合作举办千人计划培训班,与统战部合作举办海外人士培训班等。
15、组织开展党建课题研究。以“推动基层党建研究、创新成果服务基层党建”的思路,以“书记领题带队”的举措,二级单位书记、机关部处长带头申报课题、带头开展研究、带头转化实践,组织基层党务工作者、师生党支部书记广泛开展基层党建研究,做好课题中期检查、总结交流、评选表彰等工作,研究制定党建课题管理办法。
16、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我校“上海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作用,加大投入,实施名师、精品课程、实训基地等三个工程建设,推进安泰经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法学院等基地平台单位和支撑单位干部教育培训的内涵建设,逐步建立起“数量追求、质量提升、内涵建设、品牌塑造、聚焦特色、错位竞争”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和特色。高水平、高质量办好市委交给我校的第8期、第9期上海市局级干部高级选学班等。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网站建设。整合全校干部教育培训资源。
四、充分发挥部门合署合作优势,切实做好机关党委和老干部工作
17、加强机关党委工作。以改进机关作风、提升服务质量为主题,进一步推进服务机关、效率机关、责任机关建设。精心策划“部处长论坛”、助推部处课题调研、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报告会、编发《学习参考》,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综合素养。协同做好校部机关设置调整改革和管理服务质量工程建设,规范党支部换届,推广特色党建项目,做好机关职称评审、晨星评选、奖励帮困、服务退休党员等工作,增加机关工作的正能量。举办作风建设专题研修班,推动部处与院系结对共建,组织机关青年院系行,推进八项服务师生承诺常态化、长效化,提高机关党建工作满意度。
18、做好服务老干部工作。组织老干部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组织学习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加强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抓好每月一次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做好离休干部六个支部的换届改选。积极推进社区老干部工作,在保持与交大新村社区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加强和扩展与其他社区的联系和沟通,整合各方面资源,为离退休干部“四个就近”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与徐家汇街道签订条块联手服务离休干部的工作协议,共同研究,协调解决离休干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面对“后双高期”,特别是孤老、独居、空巢的老干部日剧增多的现状,及时了解老干部的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及时落实好中央和上海市对离休干部生活待遇方面出台的各种新政策,不断提高服务老干部工作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打造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
19、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活动,模范践行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突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优良传统教育、公道正派教育,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党性最强、作风最正的部门。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强化党性教育,牢固树立按制度办事、按原则办事、按政策办事的观念,从严把关、从严管理、从严带队伍,坚决抵制不良风气。
20、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形象好”的要求,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通过选送至各级党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学习培训、开展不同单位之间的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组工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开展优秀组织人事工作者评选活动,激发组工干部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倡导“忠诚、公正、开拓、严谨、友爱”的组织部门文化,树立“可靠、可信、可敬、可亲”的组工干部形象。
中共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