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至27日,年鉴学术组织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八届年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年鉴工委”)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和上海市年鉴学会联合承办。中国版协副理事长、秘书长王利明,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王玉梅,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管海兵到会祝贺并致辞。版协年鉴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年鉴界老前辈,以及全国各级各类年鉴编纂单位的代表18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年鉴工委顾问、上海市年鉴学会原会长朱敏彦主持开幕式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管海兵致辞 9月25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徐汇校区浩然高科技大厦一楼会议厅举行,由年鉴工委顾问、上海市年鉴学会原会长朱敏彦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管海兵致欢迎辞。他回顾了上海交大编纂年鉴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强调年鉴在记录学校发展、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感谢年鉴工委及专家对高校年鉴发展的指导与支持。

年鉴工委主任王守亚作中国版协年鉴工委40年发展情况报告
随后,年鉴工委主任王守亚作中国版协年鉴工委40年发展情况报告,全面介绍了年鉴工委的发展历程、工作成效与未来规划。他指出,年鉴工委自1984年全国年鉴编纂经验交流会起步,次年在上海成立年鉴学术组织——全国年鉴研究中心,历经组织更名与规模扩大,以“学术立会”“人才为本”“质量为基”“载体为翼” 为核心,打造全链条学术交流矩阵,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完善评比激励机制,办好学术研究刊物,推动全国各类年鉴达万种,公开出版占比超半数,综合年鉴实现省市县(区)“全覆盖”,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时代答卷”。

年鉴工委常务副主任华蕾宣读贺词
年鉴工委常务副主任华蕾宣读了来自年鉴学术组织创始人之一、民进中央原副主席、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以及年鉴工委原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李国新的贺信,传递行业前辈的祝贺与支持。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王玉梅致辞
上海市地 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王玉梅回顾上海方志年鉴界与年鉴学术组织的渊源,肯定年鉴工委在理论研究、编纂培训、质量评比、数字化及对外交流等方面的贡献,感谢各方对上海年鉴工作的支持。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利明致辞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利明高度评价年鉴学术组织40年来取得的成就,充分肯定年鉴工委在凝聚行业力量、促进学术交流、坚守质量、拓展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并希望年鉴工委未来在新征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年鉴工委名誉主任许家康以《孙关龙年鉴学术思想》为题作主题报告
年鉴工委常务副主任华蕾与年鉴工委网络年鉴工作部主任赵海涛共同以《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年鉴变革》为题作主题报告
开幕式后,年鉴工委名誉主任许家康以《孙关龙年鉴学术思想》为题作主题报告,系统阐释年鉴学术研究大师孙关龙在年鉴性质、功能、特点、体例、创新与规范,以及构建年鉴学学科体系等方面的核心思想。年鉴工委常务副主任华蕾与年鉴工委网络年鉴工作部主任赵海涛共同以《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年鉴变革》为题作主题报告,深入探讨新技术浪潮下年鉴编纂、传播与应用的创新变革,推动年鉴行业数智化转型。

年鉴工委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张凯主持第八届年鉴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环节







年鉴学术研讨会入选论文作者作学术交流报告
当日下午,第八届年鉴学术研讨会举行,学术交流环节由年鉴工委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张凯主持。长江年鉴社万茜婷、贵阳市白云区档案馆(区地方志办公室)徐炯明、中国电建公司周虹霞、大连理工大学刘晓梅、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张永兴、昆山市档案馆杨伟娴、年鉴工委原地州区县工作部主任蔄茂安、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金满银等8位代表分别就年鉴编纂特色化路径、年鉴编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述表达、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的索引编制、新时代高校年鉴高质量发展、《绵阳年鉴》三十载、地州区县年鉴四十年、大事记编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校年鉴编纂规范化研究等主题交流论文,结合各自实践经验分享研究成果与思考。

最后,年鉴工委顾问谭惠全作会议总结。他指出,本次大会是承前启后的历史性会议,不仅成果丰硕、凝聚共识,更促成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未来年鉴事业的发展应坚持正确方向,以科学理论为根本指导;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群众信息需求;加快融合创新,探索“年鉴+”新模式;深化理论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年鉴学体系;开展交流合作,提升中国年鉴的国际影响力。

年鉴学术组织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八届年鉴学术研讨会合影
40年栉风沐雨,40载砥砺前行。年鉴工作者将以此次大会为新的契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携手并肩、锐意进取,记录伟大时代、服务民族复兴,助力中国年鉴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