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平凡不凡——李平凡作品展》开幕式在上海交通大学程及美术馆举行。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原秘书长、天津“平凡友好画院”顾问、李平凡外甥居文钟先生,上海交大文明办周琳琰副主任,上海交大东方艺术交流中心陈益新主任,陈先元、李彩英副主任,上海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张凯主任、高磊书记、丁东锋副主任等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陈先元主持。


张凯首先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值此“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和东方艺术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程及美术馆策划推出了“李平凡先生作品特展”。今日我们重睹这些穿越时空的作品,不仅为缅怀一位将“平凡”铸就不凡的艺术家,更是让木刻刀痕中跃动的和平信念,激荡起每个观者内心的共鸣。

随后,李平凡亲属代表居文钟先生在致辞中表示,2025年也是李平凡先生的夫人周燕丽女士步入百岁之年,她得知上海交通大学程及美术馆举办《李平凡作品展》十分激动。这次展览既是对李平凡艺术贡献的追思,也是对周女士百岁生日的最好礼物。李平凡先生的艺术世界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我们以这场展览为镜,既铭记艺术家直面现实的勇气,也珍存那份守护童真世界的温柔;既要在纷乱时局中坚守维护和平的理想主义,也要在艺术探索中永葆返璞归真的初心。

为了表达对上海交通大学文博事业的支持,居文钟先生代表李平凡家属向学校捐赠《我们要和平》与《幸福娃娃》2幅画作,高磊向居文钟颁发了捐赠证书。
李平凡先生是中国现代版画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致力于版画创作、国际交流以及版画艺术的普及与传承,对中国版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之际,年仅十五岁的李平凡受鲁迅先生发起的上海“新兴版画运动”浪潮的感召,毅然拿起刀笔,投入木刻艺术创作。他早期的作品以粗犷刀锋刻录劳苦大众的艰辛,延续着鲁迅倡导的“为社会而艺术”的主张。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新中国曙光初现,他的艺术创作又转向蓝天下的孩童、白鸽与笑脸,以《我们要和平》为代表作,让木刻刀痕化身为对和平的深情礼赞。1959年他的作品《我们要和平》荣获莱比锡国际版画大展银质奖章,成为中国版画在国际上最早获奖的作品之一。
本次展览共展出李平凡先生作品64幅,由18幅套色木板版画、12幅丝网版画、18幅手绘彩铅风景小品画、10幅手绘水墨风景硬纸板小品画以及6幅黑白木刻版画组成,创作年代从1939年一直延续到2006年。作品题材丰富,既有对战争黑暗痛苦世界的诠释,对平凡美丽生活的赞美,还有对孩童天真单纯可爱的表达。他将艺术与生活深度融合,以“平凡中见大美”哲学,用平凡的生活诠释了艺术的不凡,其人生与艺术共同构成了中国版画史的重要篇章。
展览将从5月持续至9月,期间还将举办各类主题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