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由档案文博管理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交通大学校史档案工作与学术研讨会在文博楼召开。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安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汤涛到会致辞。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博物馆、西南交通大学档案馆(校史馆)、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北京交通大学档案馆、贵州福泉市档案馆、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档案馆等单位50余人参会。开幕式由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张凯主持。
张安胜代表学校对来沪参会的交大校史与档案同仁、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四所交通大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办学传统。1921年,叶恭绰校长组建统一的交通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实现了交大向现代高等教育的成功转型。自此,四所交大“以交通为名”走过了百余年光辉历程,命运紧密相连。丰富的校史档案资源、特色化的文博育人路径为各校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四校以“交通大学校史档案协同研究机制”为依托,聚合力量、融合资源、加强协作,为进一步推进交通大学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了更大贡献。
汤涛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四所交通大学召开校史档案工作与学术研讨会的三大意义。一是四所交大通过搭建“校史档案协同研究机制”、举办年度研讨会的方式,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学术立会、服务兴会、规范办会、创新强会”的理念与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四所交大的协同研究机制,拓展了“档案为体,校史为用,体用贯通,传知播识”范畴,对如何做好高校校史档案工作深具启发。三是进一步推动校史档案研究由“学术领域”向“学科领域”迈进,在专业上向“学术性、历史性、文化性”转变。他希望四所交大以研讨会为契机,形成一套可供借鉴的经验、方法、模式,为中国高校校史研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本届交通大学校史档案工作与学术研讨会,由工作交流与学术研讨两部分组成。在上午的工作交流环节,西安交大档案馆、博物馆馆长吕青,西南交大档案馆(校史馆)馆长孟锦,北京交大档案馆馆长宫宇,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郑江,贵州福泉市档案馆馆长何国莲,上海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副主任欧七斤分别作主题报告。围绕校史文化育人的实践与思考,校史档案工作如何“文化铸魂”“数字赋能”,校史档案工作如何固本开新,图书馆如何依托馆藏文献拓展文化育人途径,交通大学极具特色与价值的贵州分校档案、百年报刊如何汇编整理、影印出版与数据库建设,等等议题,介绍经验,分享体会,启发思路,畅谈发展。
下午的学术研讨环节分设两个主题,分别是“现代化视域中的交通大学与近代中国研究”“交通大学档案校史编研、服务与传播研究”。来自四校校史、档案、文博岗位的中青年业务骨干10余人,此次共提交14篇论文,并分别作报告。所涉议题视野开阔,丰富多元,覆盖了校史文化、校史文献、校史人物、校地关系研究、学科史编纂、红色档案史料整理、档案修复实践、档案技术应用、档案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档案文博中心胡端、何嘉玲、胡焕芝,医学院档案馆刘楠分别做《近代化视野下沿江城市籍工科大学生的地理、教育与职业图景》、《“交通大学红色档案目录整理与研究”课题的实践与思考》《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四维向度探赜》《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馆藏五卅运动史料述评》。研讨会还安排了专家对论文进行点评指导,使得中青年骨干得以深入互动交流、取长补短,切实提升学术水平。
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张凯对本届研讨会进行了最后总结。他指出,四所交大同根同源,有许多可以共同挖掘的校史资源,同时在整合力量、协同工作方面也有着其他高校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和深厚基础,相信一年一度的研讨会必将成为四校校史档案工作者携手共进的感情纽带和事业纽带。根据四校轮值主办机制,经商定,第三届交通大学校史档案工作研讨会将由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博物馆承办。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文博楼新开的“时光音乐会”——上海大来时间博物馆珍藏展、交大老校长王伯群在沪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