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感知中国”系列专家讲座走进上海交大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浏览次数:    日期:2024-01-19    撰稿:丁睿    摄影:

2024年1月16日晚,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感知中国”系列专家讲座走进交大附属中学闵行分校,将博物馆“搬”进课堂,让文物在校园里“活”起来!


6FA4D

77575

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执行馆长李仲谋以“中国古代瓷器艺术鉴赏”为主题,为交大附中闵行分校300余名高二学生带来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带领大家跨越专业门槛,走进中国古陶瓷世界,探寻其背后的审美意趣与匠心工艺。李仲谋老师从耳熟能详的《青花瓷》歌曲展开,通过对耀州窑青瓷、秘色瓷、元钧窑碗等名瓷的赏析,回顾中国瓷器发展脉络,并解读鉴赏瓷器“胎、釉、形、纹、款、烧、用”的七大要素。在李老师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述下,同学们一窥古代瓷器之堂奥,亦对中华美学产生新的思考。


74259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李仲谋老师进行解答交流和经验分享。

本次讲座是交大博物馆探索“馆校合作”长效机制的一次有效尝试。未来,交大博物馆将充分利用文博资源,创新工作形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联动学校各单位,协力打造文博美育品牌,共同构筑多向、多维、互动的共建网络,发挥好交大文博场馆的育人价值!

讲座感想

唐代开放而浪漫,其瓷器重釉,器具丰实而敦厚;宋代典雅而内敛,天青色的汝窑盛放古人的独特审美;元代青花瓷上的龙雄壮有力,威慑四方;更有南朝求家人平安的供养之瓷;北宋"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的德应侯之碑。瓷从大处书写历史,也从人间小情中述说故事。那些凝结着千百年前人们思想寄托的瓷器,超越时间与空间,跨过历史与真情,至今依旧感动着我们!

——高二6班 程曦贝

先人通过采矿、粉碎、淘洗、结泥、成型等一系列纷繁复杂的流程,制作出了精美的瓷器。经过了千百年的时光,瓷器被尘土所覆盖,但其代表的"工匠精神"的光芒却永远不会被掩盖。如今,瓷器艺术已从中国走向世界,瓷器不再是冰冷的器皿,而是凝聚了中华文明的艺术结晶。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之下,瓷器传承成为了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之一,面对这一命题,我们应学习、了解到热爱再到传承瓷器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高二6班 高欣然

一捧瓷泥,一层釉,一炉窑火,万年光彩。这就是瓷器,此即"china"之名。瓷器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发明创造,中国的瓷器有着一千八百年的正史。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瓷文化,从夏代晚期的原始瓷器,到唐五代的耀州窑、北宋五大名窑,到元青花,再到明清景德镇窑,瓷器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自己的绚彩,或典雅高贵,或朴实平易。瓷器艺术已经融入了中华文化,并且结合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次讲座后,我对瓷器的认识将不只限于"好看",陶瓷文化之美,在乎形、在乎色、在乎工艺,在乎匠人花费在每一件瓷器上的智慧心血。流转在瓷泥与釉之间的,是华夏千万年的历史文化。

——高二6班 陈祎涵

我听完中国瓷器讲座后,感慨良多。从歌曲《青花瓷》到景德镇蛋形窑再到耀州窑青釉刻花,琳琅五色的优美瓷器图片纷至沓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教授讲瓷器鉴赏的一个小故事,曾经有一个绘有十二金钗的赝品,其上年代落款却早于曹公《红楼梦》问世时间。我想,学习瓷器鉴赏的意义就在于此,我们拿出来展示的是清净的瓷心,而不应是乌糟糟、乱哄哄的泥心;我们在这个时代中留下深刻烙印的是沉静的匠心,而不应是图其利、谋其臭的钱心。 "一片冰心在玉壶”,体会瓷器价值,学会瓷器鉴赏,保护当代瓷心。

——高二6班马叶晔

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邮编:200240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 浏览人数:738567 沪交ICP备201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