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缤纷景象。2023年10月2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文博志愿服务队号召和组织下,交大文博志愿服务队携手华东师范大学校史馆志愿讲解队赴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校史馆调研学习,并与同济大学校史馆学生讲解团、复旦大学校史协会共同开展上海市四校学生校史馆讲解团分享交流会。

21日上午,上交、复旦和华师近50名学生代表赴同济大学校史馆参观调研,章华明馆长致欢迎辞。通过同济讲解团成员的讲述,大家走进同济大学116年厚重的发展历史,感受同济人秉承的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


同济大学校史馆馆长章华明老师对各兄弟高校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

参观调研同济大学校史馆

参观调研同济大学校史馆
交流促发展,聚力共前行,四校队伍于同济大学科创谷开展上海市四校学生校史馆讲解团分享交流会。交大文博志愿服务队队长刘阳就队伍建设、宣教模式和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经验分享,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合作和联动,提升校史宣讲凝聚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发展方向。各校代表分别作介绍分享。

同济大学校史馆馆长章华明老师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文博志愿服务队队长刘阳作队伍介绍及优秀经验分享

同济大学校史馆学生讲解团团长齐震罡作队伍介绍及优秀经验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校史馆志愿讲解队队长张文宇作队伍介绍及优秀经验分享

复旦大学校史协会学术部部长梁柏诚作队伍的介绍以及优秀经验分享
在同济大学校史馆学生讲解团团长齐震罡的带领下,大家漫步同济校园,对同济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1日下午,队员们抵达复旦大学校史馆,在讲解员沈笑晞、金晓阳的带领下共同领略复旦百年的沧桑历史和历年来的发展成就。


参观复旦大学校史馆
队员感想
上海交通大学,钱景上,四校携手,齐聚一堂。今天复旦、交大、华师、同济四校校史队齐聚同济校史馆,聆听同济校史讲解员细说同济大学的百年历史,感受到同济大学中西合办的大气与在战火岁月中薪火相续的韧劲。参观完校史馆后,我们参加了四校校史队交流分享会,感受到四校校史工作的蓬勃发展。下午,我们还前往复旦大学参观复旦校史馆和校园,感受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精巧之美与深邃厚重的历史典雅之美。今天兄弟高校同学们的热情的欢迎与生动的讲解令我印象深刻,上海四校,同气连枝,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或者举办这样的交流活动!脚下天地大,笔底乾坤宽,交流产生活水,互鉴共促发展!
同济大学 冯柯楠 这次四校交流会是一次很有趣又收获颇丰的活动。尽管大家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但因为讲解员的身份,同学之间十分亲切,有很多话要交流。一方面我们有机会向“同行”们展示同济的校史和校史讲解队,另一方面,我们也第一次了解了其他学校是怎样运作讲解队的,提供了很多新的活动视角、新的发展方向。期待未来更多的交流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 刘晨阳 参观同济校史馆,我在感受同济百年校史的基础上真正感受到了同舟共济的内涵。正如我们今日倡导的“世界命运共同体”一样,同济是承载着中德友谊而创立,依托着华人的挽救而壮大。尽管历经波折,但随着不断淬炼与坚持办学的信念,师生的潜心治学,同济达到了如今的规模。研究生党员的发展成长亦是如此,通过不断的打磨,坚持守正创新,在理想信念的养分下拓宽国际化视野,为国为民,方能真正做到与国家人民的“同舟共济”。
复旦大学 金晓阳 时隔四年半重新走进同济校园,身份已经从大学生变成中学老师,但走进同济校史馆的时候,在历史与大师面前,我永远只是一个小学生。每个学校的校史馆都有其特色,正如每个学校的历史都有特色,但我亦深刻感受到共通性,即校史与时代大环境的相互交织,和平安宁与政治稳定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感谢同济的朋友为我们创造学习的机会,历史活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愿我们创造无愧于前人的崭新历史。
携手奋进,共话未来。校史是一个学校的底蕴与灵魂,讲好校史故事、传承校史精神,是各校校史文化宣教队伍的矢志追求。本次交流活动是近几年来首次大规模的高校学生馆际交流互访,未来各方将持续开展馆际交流合作,加强学习互鉴,为传承校园文化、培养历史文化意识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