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大国重器——航空母舰”科普体验营在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开启

浏览次数:    日期:2023-07-07    撰稿:    摄影:刘岸冰

7月3日,“大国重器——航空母舰”科普体验营活动在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开启。该活动是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为庆祝7月11日“中国航海日”而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由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执行馆长刘岸冰主持。

活动以“海上霸主”——航空母舰及其总设计师——交大校友朱英富院士的奋斗事迹和奉献精神为主题。首先,由专业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参观航运馆,了解中国船舶与航海的发展历史,以及世界船王董浩云先生对中国近现代航运事业的伟大贡献,让同学们认知中国航运的曲折发展历程,体会企业家精神的魅力。

f70c5428ba911839136b8e32ea3bded

随后,科普老师给同学们科普“航空母舰”的型号、功能及战斗力等知识。“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制造航空母舰呢?”科普课堂伊始,针对这一问题,科普老师带领同学们观看了一段视频,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大力发展航空母舰的原因。接下来从“航母”的不同型号、功能及战斗力等多方面进行了科普。孩子们深深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生动的讲解。与此同时,老师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讲述了“辽宁号”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带领其团队,仅用8年时间把“烂尾楼”变成现代化航母的不凡经历,同学们均为朱院士践行了“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人生诺言所感动,在潜移默化中体味到他的强国梦与爱国心,以及如何“立人”,何为“大事”的人生真谛。

最后,同学们在优秀DIY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一艘雄伟的“辽宁舰”。制作过程中,有的同学感叹:“原来航空母舰这么复杂!”自己动手制作一艘大型舰船极其考验学生们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耐心。从船身到船板到船舱再到船上的一架一架战斗机、直升机,不知不觉中,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的中庭内诞生了一艘又一艘的航空母舰,几个最先完成的孩子也随指导老师一起帮助其他同学组装繁琐重复的战斗飞机。有孩子甚至发出感叹:一艘小小的‘航母’模型就如此精巧复杂,更别提朱英富院士及其团队所面临的那些真实的、巨大的科研技术难题和挑战了,他们能在短短几年内实现“烂尾楼”到“航空母舰”的跨越,实在令我们敬佩!

41172a7ace04ea2bcf39caa84e4254e

船舶、航运、海洋一直是董浩云博物馆主题科普、“大思政”教育课程的主题,主题活动推行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大事”,成“大事”,“教、学、做合一”,通过知识与劳动相互结合,鼓励中小学生动手制作各式各样的中外船模,教育、宣传和引导中小学生认识中国历史名船、了解航运、热爱海洋,培养其勇于探索、胸怀世界的精神,践行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一直倡导的让科普教育、“大思政”教育与快乐同频共振的宗旨。

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邮编:200240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 浏览人数:738567 沪交ICP备201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