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成功举办上海交通大学首届科普讲解大赛初赛

浏览次数:    日期:2023-05-15    撰稿:    摄影:刘岸冰

传承创新,科技领航。继上海交通大学航海文化与科技科普教育基地获评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后,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5月13日,“创新启航传承路,科技引领强国梦”上海交通大学首届科普讲解大赛初赛在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中庭顺利举行。此次大赛由校党委宣传部、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指导,档案文博管理中心、校团委和校航海文化与科技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讲解队、校学生研究生会(徐汇)联合承办,海洋学院团委、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团委、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团委联合协办。

截屏2023-05-13 22.18.00

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上海区培训导师、上海科普讲解大赛专家评委、上海电影博物馆展示展览高级讲解员金燕、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王淑琴、钱学森图书馆社教宣传部副部长张文珺、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刘执行馆长刘岸冰、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宣教外联室副主任张燕迪、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张旭担任评委,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讲解队代表以及所有参赛学生选手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大赛一经推出,便得到了交大学子的热烈响应,超过50名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选手们热情报名参赛,讲解题材广泛、新颖有趣。在初赛现场,同学们或结合本专业所学,或从自身经历出发,趣味科普了形形色色的科学知识。

“听宇宙的和弦”,来自李政道研究所的黄惊涛关注前沿科技,讲述了中微子望远镜的原理和运用,带领大家进行了一场宇宙之谜的探索之旅。来自凯原法学院的阿依努尔·沙力将中国古代航运史上的重要发明“水密隔舱”搬上了演讲台,通过工艺技术的解读及对外传播的故事展现了古人的科技智慧。来自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侯睿哲则以“‘火焰山’妙融肿瘤”为主题,解读医学健康,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射频消融技术如何用于肿瘤治疗。来自海洋学院的向柄霖团队,介绍了中国历代科考船,讲述了极地科考破冰船的破冰原理。来自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吴卓牧团队从港珠澳大桥的技术难题出发,介绍港珠澳大桥建设与管理中采用的智能化技术与策略。

整场比赛主题生动活泼,内容科学准确,表达通俗易懂,气氛十分热烈。选手们精彩纷呈的表现也得到现场评委和观众们的一致认可。本次大赛不仅是一场科普讲解大赛,更是一节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科学讲堂。

经评委们充分讨论,共有15组同学从本次比赛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他们是:

侯睿哲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黄惊涛

李政道研究所

文雯(团队)

医学院

冯含笑

药学院

蒋鼎言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黄午婧

凯原法学院

吴卓牧(团队)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阿依努尔·沙力

凯原法学院

吴硕(团队)

医学院

向柄霖(团队)

海洋学院

王子硕

医学院

郑贤涨

凯原法学院

董雅纯

药学院

张涵菲(团队)

设计学院

张玙璠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后续将由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专业导师对选手进行线上和线下两次指导,帮助大家提高讲解质量、增强表现力,希望同学们在决赛中再接再厉,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首届科普讲解大赛初赛虽已落下帷幕,但每一位参与者回味良久。金燕老师惊喜于参赛同学们的表现,感受到很多同学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对如何讲清楚、讲好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体悟。作为参赛选手的陈沛亨同学则表示,通过此次大赛备赛,不仅感受到科技就在身边的魅力,更鼓舞于交大人在科创之路上勇探未至之境的创新精神和矢志不渝。

自首届全国“大海洋”历史文化与科技科普线上知识竞赛举办以来,上海交通大学科普讲解大赛作为又一重要科普赛事,旨在选拔一批科普人才,向公众传播科学声音、传递创新能量、宣传科学精神,充分发扬文化的育人作用,为学校科创建设助力。

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邮编:200240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 浏览人数:738567 沪交ICP备201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