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船史研究》主编、中国船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和上海造船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和上海科技史学会理事辛元欧教授夫人俞胜芬女士、女儿辛学舟向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捐赠又一批珍贵文献实物,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执行馆长刘岸冰、助管何沁蔓专程赴其住所接受其现场捐赠。

辛元欧先生,出生于1937年,1955年上海市西中学毕业被保送北京航空学院,1957年转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系继续学业。1988年调至上海交通大学任教并从事船舶操纵性研究和船史研究。曾主持编纂《中国近代舰艇工业史料集》,发表造船史、航海史、科技史等论文150余篇,有《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史》、《上海造船百年回眸》、《20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上海沙船》等专著,并译有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之“航海卷”;主译《工业革命》第Ⅳ卷《技术史》(2006年获全国首届中华优秀出版奖)。
俞胜芬女士,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1961级校友,亦从事船舶与海洋学科方面的研究工作。

辛元欧教授家学渊源,其父辛一心先生是中国著名造船学家和教育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的创建者之一,当代中国船舶设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始人,创建了中国第一座船模试验池,交通大学造船系的创始人之一,他对船舶流体力学和结构力学均有很深造诣。为开创当代中国的船舶设计、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辛元欧家属此次捐赠的文献实物,包括辛元欧先生各类藏书,涵盖船史、海洋、医学、传记、文学、历史等,以及工作手稿、珍贵照片等,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丰富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关于船舶学科方面的文献收藏,并为博物馆后续开展船舶学科发展史研究增添了丰富的文献史料。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负责人刘岸冰在接受捐赠时表示,要保管整理、充分利用好这些文献资料,发挥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的航海文化精神助推器作用,弘扬辛一心先生、辛元欧先生等老船舶人开拓进取精神和业精于勤的态度,激发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学习老船舶人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