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文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调查研究国内优秀博物馆现状,切实提升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下属各场馆的专业水平,2023年4月25日至28日,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万晓玲,中心副主任丁东锋、曹灵钰,校史博物馆执行馆长凌惠,展陈设计室主任许天等一行赴山东大学博物馆、孔子博物馆、山东大学校史馆、山东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进行调研考察。


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调研组参观了位于青岛校区的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随后,双方举行了座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博物馆(青岛)党总支书记孙强介绍,山东大学博物馆是以考古学系的文物标本室为基础,于1995年在济南校区正式建立。2020年10月,青岛校区博物馆试运行并对外开放,至此开启了山东大学博物馆两地设馆的发展模式。2020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双方就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展陈设计、宣教服务、观众接待等事项进行了交流,针对高校博物馆的定位、特色、发展前景及实现途径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


在山东大学济南校区,调研组参观了山东大学博物馆(济南)及山东大学校史馆,并就疫情后高校博物馆的场馆建设、运营模式、教育功能、档案数字化等事项与校史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山东大学校史馆副馆长耿德良提出,校史馆建设应当提高站位,结合学校中心工作,深入开发文物资料,不断提炼红色文化,让源远流长的校史成为莘莘学子的必修课。万晓玲表示,山东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都是拥有着悠久历史的高等学府,肩负着培育新时代有志青年的重大使命。期待未来双方在文博领域加强沟通,互相借鉴,提升高校博物馆的影响力,共同打造文博育人的新阵地。


调研组一行参观了位于曲阜的孔子博物馆。孔子博物馆副馆长杨金泉向调研组介绍了建馆历程,学术研究、藏品管理及文物保护等情况。他还提到,在展陈设计上,孔子博物馆运用了多种科技手段与艺术表达方式,例如在序厅中,以光影在巨幅乳白色书墙上呈现孔子的形象,塑造了庄严又震撼的展厅空间,带给观众更富有趣味性的沉浸式观展体验。万晓玲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期待孔子博物馆能与上海交通大学以“馆校合作”的方式,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交大校园,厚植交大师生文化自信。

调研组还参观了青岛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等,对其常设展览、临时展览、接待讲解、文创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考察。

此次调研对高校博物馆、高校校史馆、人物专题博物馆等多类型的场馆进行了考察,学习了兄弟高校、社会场馆的先进办馆经验。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将进一步深化此次调研成果,深入挖掘交大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扩大馆际合作交流,以主题教育成效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