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与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校基础教育办公室举办的"雪龙与南极"海洋科普——"交小苗"周末体验营活动在董浩云航运博物馆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面向三——九年级学段交大子弟,旨在通过航海历史文化讲解、南极科考经历轶事分享、科考航次知识科普、雪龙号船模手工制作等系列活动,引导中小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热爱海洋,培养其勇于探索、胸怀世界的精神。

"雪龙与南极"海洋科普活动自下午一点启动,全程共分为三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中,30名交大子弟分为两组,分别从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一楼中国航运史馆、二楼董浩云陈列室开始参观,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学习中国航海事业发展的进程,领略中华民族的航运文化和航海精神。

半个小时的参观结束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的张瑞峰教授和海洋学院青志队、蓝海社大学生为交大子弟们带来第二个环节的科普课程。张瑞峰教授进行了“极地·海洋”的主题讲解,阐明气候与海洋的关系,并介绍了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的大致航线。青志队大学生带来了“雪龙与极地”的主题分享,讲述雪龙号的南极之旅。

张瑞峰教授科普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产生的影响

参与南极科考的青志队大学生介绍极地科考船
第三个环节是雪龙号船模手工制作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每位交大子弟都被分到一个雪龙号半成品船模,需要按照提示步骤亲自动手进行拼装还原。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寓教于乐,进一步提升了中小学生探索海洋文化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下午四时许,"雪龙与南极"海洋科普活动圆满结束。交大子弟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在此次系列科普活动中开阔了视野,收获了许多航海与极地科考知识,充分感受到了海洋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