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由上海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组织的2020级新生“遇见校史 遇见你——我与交大校史博物馆的初见”线上活动成功举行。学长学姐与来自五湖四海的2020级新生们“云端”相约,携手走进交大、走进校史博物馆,领略交大风云跌宕的办学历程和为国为民的伟大成就。

定制版“云游”路线讲活交大故事,读懂交大从这堂课开始

本次云游活动通过大量前期调研、数据分析,精准把握新生们对校史的认知需求和特点,打破传统参观讲解路线,从校史博物馆的丰富馆藏中精心挑选了十组极具代表性的展品/故事及人物,向新生及家长们讲述学校因图强而生、因人才而兴、因改革而盛的发展史和奋斗史。从南洋公学的“出身证”,到交通大学校名的由来;从1930年代“东方MIT”美誉,到抗战时期重庆九龙坡坚持办学;从谱写西迁精神,到改革开放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从红色英烈到新中国的脊梁……每个故事,每件文物,都能满满感受到“一眼百年”中从未褪色的文化自信,感受到交通大学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精神底色。
以校史观“四史”,推送行走的“四史”教育课堂

上海交通大学悠久的办学传统和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百廿余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以及交大科学巨擘、治国英才、人文大师、产业翘楚等交大人的求学历程,都是“四史”学习的生动素材。本次云游活动从校史视角切入“四史”教育,引导新生行走于校史博物馆内以及徐汇校园的优秀历史文物建筑之间,多维度、立体化展现交大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身临其境、以史传情,上了一堂行走的“四史”教育课,激发新生知史爱校、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恰逢徐汇校园内史穆烈士墓建成70周年,当志愿者讲解员同学站在烈士墓前讲述两位交大英烈在黎明前战斗的革命事迹,说出那句“我愿化作泥土,让人们践踏着走向光明彼方”的血泪誓言时无不令人动容。沧海桑田,变换的是一张张脸庞,不变的是求真务实、敢为人先、与日俱进、艰苦奋斗的交大精神,跨越时空,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交大学子。
活动引发新生热烈反响,誓与祖国同向同行

这堂“四史”课在上海交大B站、抖音、快手等平台同步播放,截止到播出结束,累计观看3万余人次,让参与的新生们激动不已。
“伴随着云游的脚步,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座始建于1935年的校门,中式校门与西式建筑的交织碰撞,无疑与‘东方MIT’的美誉相得益彰。在跨越三个世纪的校园中,上海交大可谓近现代中国大学发展的见证。而今我也成为了交大人的一员,赓续传承的是大师巨擘们的精神内核。作为新生,我愿与同学们共勉,共进!”工科试验班余舒说。
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朱喆骅则表示:“这次云游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交大的历史厚重感。身为交大人,我感到无比自豪的同时,自己身上仿佛也多了些责任和使命的重量。我盼望着交大人这种乐于奉献、包容开放、始终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的精神底色,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形成全新的投射,也期待着我们用新作为、新担当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此次活动还得到了新华网、东方网、中新社、青春上海、市教委新闻信息日报、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的争相报道。

2020年,一座新的文化地标——文博楼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落成,预计于2021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位于文博楼3层的新校史博物馆将于2020年11月率先开馆,以上海交大百年发展历程的沿革和办学理念的演变为主线,全景式展现学校的百年文化传统、办学成果和社会贡献。届时,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将采取一系列文化建设举措,努力将文博楼打造为一流的历史文化教育和科技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文化艺术交流与展示的重要平台,构筑起全球交大人共同记忆的精神家园,成为交大走向世界的精彩名片!